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“城市病”日益严重:逢雨必涝、马路拉链、空中蛛网等问题让高速发展的城市一再尴尬。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出的不可持续性,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建造方式,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。
2016年2月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就缓解逐渐蔓延的“城市病”,指出要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、建设地下综合管廊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
两年后,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被列入了住建部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。2018年3月,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印发年度工作要点,指出今年将以绿色城市建设为导向,深入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发展,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。
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也自2015年启动以来迅速发展。截至2017年4月,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。截至2018年4月,在建地下综合管廊里程已超过7800公里,拟在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达515个。
以“绿色建筑”为核心的一系列新型工程为建筑企业带来了发展契机。在当前传统建筑市场颓势明显的情况下,跻身新兴领域,已然成为建筑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。
面对新兴市场,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核心概念、熟悉相关政策,并寻求转型突破。
1
绿色建筑: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
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(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),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
与节能建筑相比,绿色建筑更加强调可持续性:它在节能建筑的基础上还加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、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节水、节材、节地等内容。
早在2013年,住建部便联合发改委印发了《绿色建筑行动方案》,提出到2015年末20%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,以及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。
2015年开始实施的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将建设阶段的施工管理活动正式纳入评价体系中,且适用范围从办公建筑、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中各主要类型。事实上自那时起,建筑施工企业便不再是绿色建筑评价活动的事后旁观者。
这一概念看似空泛,实际上已在政策的引导下悄然融入建筑行业。2017年,城市新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%,城市住宅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作为绿色建筑的开发主体,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,逐步深化自身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实力。
2
装配式建筑:建设现代化,建筑产业化
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。即在现代化的工厂,先预制好外墙、内墙、楼梯、阳台、飘窗等建筑组成部分,然后运输到工地现场,经过快速组装之后,就成为了装配式建筑。
这一建造方式具有革新意义:一方面,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好、效率高、施工快等优点,其应用解决了建筑行业在施工效率、质量安全、成本控制方面的痛点;另一方面,装配式建筑具有耗能低、污染小等优势,不仅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量,而且显著降低了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,高度契合绿色建筑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。
装配式建造方式也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环节(建筑产业化,是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,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以及模数化、工厂化的部品生产,实现建筑构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装配化、机械化)。更远来看,其应用将推动建筑产业化提速,还将促使建筑农民工向建筑产业工人发展。
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提出,我国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%。2017年3月,住建部又相继印发《“十三五”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》、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》、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》,加速装配式建筑的科学发展。
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下,具有设计研发和人才优势的建筑设计企业,可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,通过业务的转型和升级,以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。
3
海绵城市: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
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并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的城市。
海绵城市是城市防涝的一剂良方,能够解决我国许多城市当前存在的逢雨必涝、城市看海等内涝威胁。它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充分发挥建筑、道路和绿地、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。
2015年10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在意见中提出了建设规模目标: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。
此前的2014年12月,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还下发通知,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:直辖市每年6亿元,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,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。
这一项目目前在不少城市都采取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合作模式,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商机。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逐步完善“咨询+规划+投资+施工+运营”的全产业链,以增强在海绵城市PPP项目中的竞争实力。
4
地下综合管廊:充分利用地下空间
综合管廊又叫综合管沟或共同沟,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公共隧道空间,用于集中敷设电力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给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,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、吊装口和监测系统,能够避免反复开挖地面的“马路拉链”问题,以及城市地面蜘蛛网式架空线的景观。
2015年8月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列为政府职能,计划到2020年建成2000公里。
综合管廊建设将改变过去城市建设“重地上,轻地下”的局面,其推进也将带来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。可以预计,继棚户区改造、高铁、水利之后,综合管廊将成为我国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重点领域。
随着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,节能降耗、成本控制、可持续发展、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要素己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考量因素。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、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建筑理念,也有望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,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。拥抱新兴领域,刻不容缓。
转自工保网